仗打完了,伊朗将举行殡葬,哈梅内伊时代或结束,释放信号强烈
近期,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,伊以冲突平息后,伊朗将为多位关键人物举行国葬。这场葬礼背后,暗藏着复杂的政治博弈。
哈梅内伊(资料图)
伊朗即将举行的高规格国葬,主角是在伊以冲突中丧生的军方高级指挥官与顶尖科学家。通过这场国葬,伊朗将牺牲者塑造为抵抗外敌的民族英雄,借由英雄叙事,提升民众对国家的认同,凝聚起对抗外部压力的民族力量。这种将个体牺牲与国家意志相融合的方式,成为伊朗应对国际局势的重要手段。美媒此时抛出“哈梅内伊时代或结束”论调,声称伊朗亲美势力企图借外部力量推翻哈梅内伊政权。但仔细审视伊朗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,这种说法缺乏现实支撑。
伊朗统治阶层及多数什叶派民众对美以抱有强烈敌意,国内不存在足以动摇政权的实质性反政府力量。美国以往颠覆他国政权的惯用策略,在伊朗难以找到着力点。伊朗政权稳固的关键在于革命卫队的绝对忠诚。作为哈梅内伊执政的核心支柱,革命卫队掌控着伊朗军事与安全命脉。圣城军总司令卡尼在葬礼筹备期间公开现身,击碎此前关于其死亡的不实传言,这一举动明确传递出哈梅内伊对革命卫队的掌控力依旧稳固,进一步强化了政权稳定的信号。
伊朗(资料图)
展开全文
在权力格局潜在变动中,内贾德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。内贾德执政时期,奉行强硬的外交政策,不仅公开质疑犹太人大屠杀历史,更坚决要求美国势力撤出中东地区,顶住外部压力坚持推进核计划,因此招致西方高强度制裁与暗杀威胁。其强硬风格在伊朗国内收获大量支持,塑造出鲜明的反美形象。
若内贾德参与后续政治角逐并成功上位,将为中东局势注入新变量。凭借当前伊朗在地区博弈中积累的外交优势,内贾德或采取更具进攻性的外交策略,加剧与美以的对抗,重塑中东地缘政治格局。而在与中国的合作方面,内贾德可能进一步深化中伊战略合作,拓展在能源、基建等领域的合作广度与深度。从即将到来的国葬,到美媒的舆论风波,再到潜在的政治人物登场,伊朗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。尽管面临外部压力与内部权力博弈,但凭借革命卫队的支撑与民众的支持,伊朗政权根基依然稳固。
以色列(资料图)
未来,伊朗将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前行,内贾德等关键人物又会发挥怎样的作用,都将持续牵动中东乃至全球的地缘政治神经。
猜你喜欢
- 2025-07-04离奇!曝泰山主帅崔康熙找不到人 俱乐部想沟通没有回应
- 2025-07-04俄罗斯国防部确认:俄海军副总司令在库尔斯克州遇袭阵亡
- 2025-07-04张雨婷不幸去世,年仅24岁
- 2025-07-04“热穹顶”持续笼罩北半球,联合国秘书长直呼地球越来越危险
- 2025-07-04只待总统签署,“大而美”法案在美国会众议院表决通过
- 2025-07-04天津12岁男孩暴雨中被网约车司机扔半路 平台:已封禁司机账号
- 2025-07-04俄罗斯海军副司令遇袭阵亡
- 2025-07-04一客机滑行时发出巨响,乘客被紧急疏散,有公安消防救护赶到现场!天航回应
- 2025-07-04阿塞拜疆公民疑遭俄执法人员殴打身亡 两国关系急剧恶化
- 2025-07-04雷军:小米汽车目前国内排队的人实在太多 2027年才会考虑出口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