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海水下冒出一大家伙,岛内疾呼,这是对抗解放军的“法宝”
经过多次环台演习,岛内深刻的意识到,与解放军硬刚无异于自讨苦吃,于是秘密推进新战术,妄图在战时伏击大陆攻台舰队。
1、岛内拥有了对抗解放军的“法宝”?
在美俄军事较量和台海局势的双重背景下,台当局正忙着为自己打补丁,试图以“不对称战力建设”抵御大陆军队的可能进攻。而在这个策略中,无人潜艇作为一个关键的跳板,自然备受关注。
最近爆出的“慧龙”号无人潜艇计划便是一例,这个项目尽管早已启动,但在台湾水域的测试时才首次被曝光。这款潜艇身披红白涂装,犹如某种锋利的海中异类,配有533毫米规格的重型鱼雷。值得一提的是,它不仅承载着台地方武装在海底长时间伏击的希望,更因为搭载了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而自诩为“未来作战的先锋”。
从实际角度来看,“慧龙”号这一尝试或许可以理解。台湾海峡的水深对大型潜艇并不友好,而更小型的潜艇,在隐蔽性和灵活性上占据明显优势。特别是像“慧龙”这样的小型无人潜艇,其低廉的造价意味着可以在资源上实现更多的分配,增加潜伏能力,同时减少战损风险。不过,想象归想象,现实中的操作可不简单。
展开全文
2、台湾幻想的无人作战,实际困难重重
无人化作战始终是一个挑战,不仅因为只看红外线电影就能发现潜艇,还是因为要让一艘没有船长的潜艇施展曼妙的海底舞步,实在是令人头疼。技术难度自不必多说,单纯是通信问题就足够令人抓狂。无线电波在海水中传播的衰减问题让水下通信变得极其困难,而为了实现远程操控,潜艇需要高度智能化。
这涉及到传感器的灵敏度、导航系统的精度以及自适应的目标识别和攻击能力。即便在全球无人舰艇领域具备领导地位的美国海军,也尚未完全突破这些限制,因此可见此项技术发展的繁琐复杂程度。
更有趣的是,即便克服了技术障碍,操控无人潜艇的协同攻击系统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台媒曾披露,其“中科院”研制的无人攻击艇单价高达2.5亿元新台币,远超乌克兰类似设备的价格。
3、伏击战术,更似空中楼阁
台湾试图通过“慧龙”号等项目提升自身海底作战能力的努力,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现实技术的考验。即便台湾地方海军规划其用于台湾海峡的长时间等待与伏击,“慧龙”号也只是一个开始,还有漫长的路要走。对于解放军来说,如果台湾依托这种无人潜艇打造防御网络,当然会面临一定程度上的策略调整。但从当前技术状况来看,实现这种设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从长远来看,台湾如果想要真正形成有效的威慑力,仅靠技术噱头是不够的。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和市场需求的变化,要求更为综合的战略眼光和系统性的发展策略。尤其在台海局势愈加紧张的今天,任何武器装备的开发都需要从长远利益出发,合理设计其技术路线,而非过于执着于眼前短期的技术突破。
总的来说,“慧龙”号无人潜艇计划显然为台地方武装提供了探索无人化作战的新契机,然而面对技术缺陷和操作难题,它更像一个难以实现的空中楼阁。
猜你喜欢
- 2025-05-20贵州茅台股东大会:欢迎晚宴改自助餐,飞天茅台变蓝莓果汁!董事长张德芹:发自内心认可公务接待不供酒新规
- 2025-05-20大陆对赖清德称呼变了,话音刚落,新台币暴涨,岛内风向一夜突变
- 2025-05-20国乒加油!男双、女双冲击8强 多哈世乒赛第四日赛程→
- 2025-05-20德国新总理上台,第一把火烧向南海,中方说的话果然没听进去
- 2025-05-20央视曝光后,江西萍乡连夜成立调查组
- 2025-05-20蒋圣龙确认无缘国足6月战役 国足6月战役中卫首选“太杰”组合
- 2025-05-20提YU7要等多久?实探小米汽车工厂:SU7大量装车,二期工厂外立面已完工
- 2025-05-20与普京通话两小时无突破 特朗普:俄乌必须直接协商
- 2025-05-20青岛9岁儿童疑遭父亲殴打后去世 警方回应
- 2025-05-20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:国产芯片需打造类CUDA生态
网友评论